医疗保障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医疗保障 > 正文

泰康养老社区:陈东升:在长寿时代,人们如何有尊严地老去?

泰康燕园 2022-01-19 1694 0

前几天,我们在广州举办了粤园五周年庆典和长寿时代大湾区老龄健康产业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泰康的总裁刘挺军分享了70多岁高龄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报告文学作家龚玉,独自一人陪伴80多岁右股骨胫骨骨折的老伴儿四处就医的悲凉经历。


这是元旦的时候,王安推给我的一组连载在《北京文学》的亲历性纪实性文章——《当你老了——我陪老伴的求医经历》。这组文章一共6篇,龚玉老师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求医过程中住院难、转院难、手术难、找护工难的“种种磨难、无助、痛苦和不堪”的经历,特别是文章的最后,她对老伴所遭受痛苦的那种内疚,对医疗体制改革的朴素建议,值得每一个从事医养行业的人深入思考。

我把文章转到泰康的高管群和负责医养康宁业务的工作群学习和讨论,也要求他们反思泰康正在推进的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如何能够优化,更好地解决这个痛点。


让人们有尊严地老去,

应该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



“从老伴骨折起,2018年里,我周转8次医院,用过8个护工;到2019年,我雇了保姆,将老伴接回家中;最后,又送他进养老院。在他人生最后旅程的一年半时间里,尽我所能尝试了几乎所有能安养老人的方法: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康复医院、养老院、请保姆到家……我感觉自己像个孤独的流浪者,老伴则是那个破旧的行李卷,我拖着他走来走去,不知何处可以安生,何时可得安宁?”


这篇报告文学看完后我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形象,一个有智慧、有文化、有修养的作家,拎着一个大箱子,这个箱子里就是她的先生,为了箱子里她摔伤的先生的治疗,奔波于各个养老院、康复院、医院,找护工、找保姆,把自己折腾得半死,最后人财两空。她说了一句话,让我读了心里堵得特别难受。


“我难过的是,为什么一个人病重之时,不能让他好好安养,却要反复折腾他,让病者和亲属,都疲惫不堪,饱受折磨。如果老伴是在一个安静怡人的环境中,在医护人员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照护下,有尊严地走完人生这最后一段旅程,我是不会那么锥心难过的。”


中国40年改革开放,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我们健康体系、养老体系还是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碎片化的支付体系和碎片化的服务体系,因为目前我们的医疗体系还做不到以人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

 

同时,医疗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老年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能力相对不足,加上习惯于信任熟人圈子而非专业机构,使得他们比较难找到契合他们医疗需求的服务。

3.jpg

我们每个人都会老、都会生病,最终也都会离开这个世界。龚玉老师的痛点,也是整个社会的痛点。现在积极应对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未来我们还将迎来长寿时代的挑战。长寿时代百岁人生,人人带病长期生存,养老和健康医疗更是最大的需求,也是最大的民生。让人们有尊严地老去,不但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幸福,也应该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

 

我想我们泰康要做的,就是未来不要再出现像龚玉老师这样的痛苦。


“医养结合”让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触手可及


龚玉老师在文章中也提出,希望能有一种既是养老院又是医院的“医养结合”模式,来满足老人特别是不能自理老人的需求。

 

其实这种诉求,市场上早就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很多医疗服务平台就有就医咨询和就医指导服务,甚至有些平台这类咨询类服务是免费的。还有现在国内大部分的保险公司,也都有健康管理甚至就医绿色通道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客户的就医难题。比如在泰康,我们十年前就针对保险客户推出了就医绿色通道,可以帮助客户预约医院和医生、甚至可以陪诊,现在我们还建立了互联网医院和泰康医生集团,可以通过电话或者互联网咨询,获得就医指导、就医协调等服务。

 

泰康已经在医养融合领域进行了15年的探索,我们的泰康之家长寿社区已经布局了24个城市,9地10家社区开业,目前服务超过5800位老人。作为泰康之家的最核心功能配套之一,社区配建的康复医院在科室设置上以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健康管理等老年病诊疗为主,同时还开设骨与关节康复、中医理疗、心脏康复、安宁疗护等一系列特色科室,打造“急救—康复—健康管理”三重防线,搭建起从疾病预防、健康管理、急救、基本诊断和治疗、康复的一站式、全方位健康保障体系。

4.jpg在泰康之家社区如果跌倒或者突发疾病,第一时间就能得到紧急救助。而急症长辈一旦需要外出就医,如果子女不在身边,或者老伴儿无法陪同,社区还有陪诊专员,不但协助长辈准备转诊必备物品,陪护120转诊,到达对接医院后帮助长辈挂号缴费检查,还同时和医生、家属保持沟通。

5.jpg

不久前,上海泰康之家·申园社区居民郑阿姨不慎摔倒,摁下随身的报警装置,不到三分钟,医生、管家、护士便赶到现场,一边用专业设备临时固定,一边联系家人和医院。随后,管家小魏和护士小王陪郑阿姨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跑前跑后,办理手续。“幸运与不幸运是相对的。遇到这个意外本身是一件不幸的事,但我觉得不幸中的万幸是——我生活在申园。”郑阿姨动情地表示。

 

同时,泰康之家还以“1+N”的多学科照护服务模式,解决长辈们的专业照顾难题。在每一位长辈背后,都有一个“1+N”多学科照护团队,即每位长辈都拥有1名个案管理师和护理、康复、医疗、药师、社工、文娱、运动、餐饮、营养、后勤保障、感控等N个照护团队成员协同合作。泰康之家的护理团队成员不仅都受到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文化素养较高,还必须要接受护理专业技能培训,在已开业社区实行轮岗学习,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为自己而活

改变对生命的态度与生活方式


我这一生创办好几个公司,我觉得最庆幸、最自豪的就是15年前开启了医养融合的事业和征程。我依然清晰地记得,2008年春节刚过,我带着团队抵达美国北卡首府夏洛特的Sunrise养老社区参观,现在来看那只是一个中型比较普通的社区,但是社区里美国老人那种生命的活力和悠然的生活方式彻底震撼了我。95岁的老爷爷还在跑步机上跑步,86岁的老奶奶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练习芭蕾……我觉得这就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生命的价值,为自己而活。

 

而我们中国传统的老人,操劳忙碌一生,一辈子都在为国家、为家庭做贡献,等到孩子长大成家,退休了还要带孙子,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过。我觉得中国老年人很伟大,但是他们生命的质量、生活的质量太低了。他们的老年是苍白的,没有色彩的。我当时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商业模式带到中国来,坚定改变中国老年人对生命的态度,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6.jpg

钱理群教授和崔可忻老师就是中国知识分子改变对生命态度的一个典范他们是我特别敬重的两位老人,在很多场合我都讲过他们的故事。崔老师和钱老师都是1930年代民国大家庭出身,新中国成立后拥抱新社会,上大学。钱理群老师是中国研究鲁迅、周作人最著名的学者,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杆人物;崔可忻老师退休前是中国儿童中心研究院的研究员,一生爱唱歌。因为子女在国外,随着年纪的增长,崔老师考察了北京众多的养老机构,2015年卖掉自己的房子,搬进了泰康之家·燕园,成为燕园首批居民之一。

 

2018年11月,崔可忻老师被诊断出胰腺癌,医生说只剩4个月的生命。崔老师决定不做化疗、不动手术,选择在泰康燕园康复医院接受疼痛治疗,8个月后离开了。她完成了人生的自传——《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崔可忻纪念集》,并在燕园做了一场告别演出。我永远不会忘记崔老师在舞台上穿着一袭白裙动情歌唱的模样,那是一位83岁的老人和人生最好的告别。

 

钱理群老师跟我说,他们很感谢泰康创造的养老方式,让他们的生活丰富而充盈。崔老师可以从家务的琐碎中解放出来,继续她热爱的歌唱和医学事业,他则潜心写作。特别是泰康开创的医养融合的模式,把康复医院建在养老社区里,让崔老师在生病的这段时间,免于去医院的奔波与烦杂,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命的充实、安宁与祥和。

 

2020年9月,钱理群教授给我们写了一封信——《关于推动燕园康复医院“临终关怀”事业的几点想法》。当年10月,我们便在燕园举办了首届安宁疗护论坛,开始筹备安宁疗护项目。现在,泰康安宁疗护服务已在北京泰康燕园康复医院、武汉泰康楚园康复医院、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广州粤园医院成功落地。除此之外,泰康终极关怀板块还可提供生前契约、生命礼仪、人文纪念园等全流程服务。从“安生”到“安逝”,让人有尊严地完成生命的旅程。

 

随着长寿时代的来临,百岁人生也正在变成现实,即便退休年龄延长到65岁,人们退休后还有1/3的时间属于自我生命的时代。这是生命的全新阶段,为自我活着,怎么活得开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价值,就是生命的自由。

 

泰康经过15年的探索发展,今天我们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很高的肯定和认可。我很自豪,也有些不安。我觉得我们仅仅是刚开始,仅仅是做了一点事,我们还没有推动整个社会参与、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理想状态。这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我们会坚定地走下去。

 

这就是泰康的初心与理想。



相关推荐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请填写验证码